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区别是什么?两派为什么斗争千年(4)
穆阿维叶之子逊尼派的叶齐德则继续对什叶派进行镇压,此时的什叶派领袖是阿里之子侯赛因。他被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宣布为合法的哈里发,在由麦地那前往库法的途中,被倭马亚王朝叶齐德任命的巴士拉埃米尔(阿拉伯语,意为总督)率领1000余名骑兵围困在库法西北约40公里的卡尔巴拉。
侯赛因的队伍连一百人都不到,无力抵抗十倍于己的政府军,最终除妇孺之外全部战死,侯赛因自己的头颅被砍下来送往大马士革供叶齐德过目。
侯赛因
卡尔巴拉战役,侯赛因的数十人队伍(根本不能被称为军队)被1000多名倭马亚王朝政府军包围
侯赛因的殉难使得什叶派再也不愿向逊尼派统治者妥协,并大大扩展了什叶派的影响,加快了什叶派的传播,尤其是在波斯人中间。
波斯人最终成为什叶派的领导者,究其原因,是因为早前侯赛因娶了前波斯帝国沙阿(波斯语,即君主)叶兹底格德三世的小女儿,波斯人从侯赛因的后裔身上看到了他们先王的血统,因而在接受伊斯兰教教义的时候,更愿意信奉什叶派。
侯赛因之死使得什叶派内部真诚地团结起来,决心誓死反抗逊尼派的统治,为侯赛因复仇,特别是时刻梦想摆脱阿拉伯人的异族统治,重建自己国家的波斯人。卡尔巴拉大屠杀激起了波斯人心中的爱国主义热情,使他们在教义上、精神上、道义上都找到了反对倭马亚王朝的依据。
逊尼派和什叶派——阿拉伯与波斯
波斯人是世界上拥有最古老文明的民族之一,在中国处于夏朝时,波斯便早早地在西亚点燃了文明的火种,他们自然不愿意接受后起的阿拉伯人的统治。
在波斯人的眼中,阿拉伯人只不过是突然从沙漠里冲出来的野蛮人而已,毫无文化底蕴可言,阿拉伯人只是通过军事征服摧毁了自己的祖国,强迫自己改用阿拉伯字母,并抛弃祖先的琐罗亚斯德教(拜火教),改宗伊斯兰教。
但波斯人有自己的语言与自己的文化,波斯文明已传承了数千年,波斯人自然不甘心自己的辉煌文明变成故纸堆中的死物。即使波斯人接受了源自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,也没有和阿拉伯人一样选择逊尼派,而是选择了充满反抗精神的什叶派,决心不复国不休,因此波斯人始终没有像两河流域的原住民那样彻底被阿拉伯人同化。
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冲突由此拉开了大幕,从倭马亚王朝到阿拔斯王朝,什叶派虽一直被当政的逊尼派压迫,但什叶派没有放弃希望,波斯人也没有放弃复国的雄心壮志。
两派之间的斗争千年来从未停歇,从之前的伊拉克在阿拉伯诸国支持下发动对伊朗的战争(萨达姆政权的统治阶层是逊尼派),到现在伊朗与沙特的对抗,实质上就是逊尼派与什叶派围绕中东领导权的斗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