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福利背后是什么陷阱?高福利靠什么?
相较于欧洲的高福利,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广受诟病——教育、医疗、失业救济、甚至住房保障,延迟退休更是引起一片沸腾指责。这种比较正确与否暂且不论,为什么网小编认为高福利背后谁在出钱买单、若是国家出钱,国家的钱又来自哪里,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学习高福利背后是什么陷阱、高福利靠什么。
高福利背后是什么陷阱?高福利靠什么?
高福利虽好,本质是存量财富的转移
网上的各种吐槽确实不乏真知灼见,但也有不少过于片面——其根源在于屁股决定脑袋,当然也有认知的偏差,比如我们最常抱怨的跟欧美相比的福利缺失、贫富两极分化、集权政府的弊病以及2008年以来央行放水后房价高企/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。
相较于欧洲的高福利,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广受诟病——教育、医疗、失业救济、甚至住房保障,延迟退休更是引起一片沸腾指责。这种比较正确与否暂且不论(不光要跟其他国家当下的横向比较,还应该跟自己以前的纵向比较),我只想问一句:高福利背后谁在出钱买单?若是国家出钱,国家的钱又来自哪里?靠印刷货币支付费用吗?那样的结果就像津巴布韦,100亿元买不到一个鸡蛋。
福利的本质就是存量财富的转移!一部分人的财富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——国家以税收(增值税/所得税等)的形式强制收取。
现在的养老金同样如此——现收现支的体系下,现在工作的年轻人把自己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转移给了退休的老年人(以社保统筹的方式)。可这波年轻人退休后是否还有这种好运气呢?——年轻人在减少啊!这正是国家延迟退休的根本原因——硬币的这一面有多少人能看到?
社会福利的目的无外乎两点:一是出于人道主义,不至于出现饿死/病死的现象;二是为了社会稳定,否则会出现抢劫动乱并最终影响增量财富的产出。但过犹不及,高福利的失败者是欧洲,大家躺在国家的怀抱里——实际上是在分配他人的财富,从而失去创造增量财富的积极性,变得越来越懒。不工作就不能创造增量财富,自然就无法更多的税收,国家不得已借钱去发福利,就是今天的结果——希腊/西班牙/葡萄牙等国家的破产,最终又反馈回去影响到福利享用者的福利。
所以,要想保持国家有活力和发展后劲,最好不要高福利而是有基本社会保障即可——让大家发挥聪明才智去创造增量财富并获得回报,而不是通过分配其他人的财富让自己生活无忧,这也是中央提出“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根本原因。
由此,对因为聪明才智/劳动创造/合法所得制造的贫富分化不应排斥——因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增量财富,而应对一味要求增加福利反而要加以排斥——因为这只是存量财富的抢夺和再分配。